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吳水生阿公為例 

日治時期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吳水生阿公為例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日治時期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吳水生阿公為例 

吳水生阿公從小就在新竹香山區長大,小學受過六年的日本教育,國民政府來台後便中斷學業,透過他對兒時生活的轉述,了解台灣基層老百姓的感受。根據吳水生阿公回憶,那個年代很多人沒有去上學,兒時很多時候是在家裡的田裡幫忙,放學後還要到山上看牛看羊。當時也可以拜台灣的廟,日本人會到家裡查是否有拜日本的神,也沒有要求台灣人不能拜祖先。那時候不能演歌仔戲跟布袋戲,但老師有時候會帶我們去看講日本歷史、戰爭的電影。日本警察很嚴格,他們會定期到家作戶口調查。進學校後就開始學習日語和其他課程,像是算數、歷史、地理、國語、體育、音樂、修身等。當時大家不會說日語,所以就從五十音開始學習,老師為了讓大家快點學習好日語,不准我們在學校講台灣話。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我們每半年也會去遠足,曾經去過南寮和青草湖。學校很注重衛生,也會打預防針。高年級幾乎都在躲空襲,家戶都有挖防空洞。戰後生活還是要過,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回想起來日本政府的管理比起現在社會秩序較安定。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創作者
王彥婷、宋珊霈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3/02
ISBN
ISSN10287329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