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式教育肇始於日治時代,新竹地區也不例外。殖民政府為加強政令和教化宣導,1896年5月特設新竹國語傳習所,接收現今西門街一帶的明志書院作為校舍。大正年間日本統治基礎日益穩固,教育設施和規模逐漸擴充,1922年日本政府頒布新的台灣教育令,施行內台共學制,廣設中學校和專門學校。昭和年間為日治時代教育發展高峰期。1941年因應戰爭時期動員,加強皇民化教育,台灣所有小學校、公學校依國民學校令一律改稱國民學校。1939年新竹才有職業學校,設立三年制的新竹家政女學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承襲日治時期之近代教育制度,如中學教育和師範學制改革,1968年實施國民義務教育等方面。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社會呈現多元發展,如廣設大學、九年一貫課程、推甄入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