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作者林建昌決定將自身50年前在清華校園的往事整理成文章,令讀者一窺清華大學當年的風采。1965年,清華大學在新竹復校,成立原子科學研究所;1964年,研究所中的原子爐首次運轉達到臨界,宣告著台灣正式邁入原子時代,是當時一大要事,許多那時的產品都冠上原子兩個字以示慶祝。作者在1961年踏入清華大學,他曾志在體育國手,但入學後,他選擇專心研究工作,可以說改變他一生,作者也在文章中摘錄不少當年的逸事,如原子部長、傳奇校友張齡佳、原子爐維護遇到的困難等等。接著談到李遠哲,講述他入校時的傲氣、作者與他的情誼、如何追女友,還有畢業時分開的不捨,種種作者年輕往事。作者在清華大學擔任助教的期間,層峰生過汙染事件,當時原子科被要求產出平常產量十倍的碘,研究室的眾人卻能避就避,留作者一人單打獨鬥,也造成作者身上有大量的輻射汙染,雖為了研究所的名譽沒有公開,但作者至今耿耿於懷,在事件之後也決定出國深造。在清華的歲月令作者累積做實驗的功底,也令他明白自己不只有體育的專長,這些都成為他日後迅速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墊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