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第一座競馬場於1928年在十八尖山山腳創立,現為新竹高商職業學校校址。但由於跑道不夠長,不能作為正式比賽場地使用,所以在1938年又蓋了國際標準競馬場,是當時全台最大的競馬場地,竣工時還請來新竹神社的神官來主持地鎮祭,祈求平安順利。競馬場於1938年六月開幕,吸引了大量附近民眾進場參與,民眾的喧鬧聲和賽場上高大的馬匹、絢爛的騎士裝,構成了曾經風靡一時的賽馬盛況,其中雖然也有人沉迷賭馬而傾家蕩產,但總體來說是當地很流行的一種休閒活動,住在賽馬場附近的民眾偶爾還能看到工作人員牽著馬出來散步。可惜好景不常,時值太平洋戰爭,不論是養馬場,還是賽馬場的工作人員都被徵召投入戰爭當中,賽馬場也因此遭到解散關閉,場地被日軍挪作軍事用途,拆除貴賓台和馬廄,直到1945年戰敗後才撤出。二戰後,競馬場關閉並任其荒廢,僅存售票亭,民國50年,競馬場被改編為香山工業用地,開發過程中售票亭也被拆除。曾經輝煌過的競馬場終究難敵消逝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