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香山官道橋樑與文化資產

本文以探討香山官道橋樑與當地文化資產的關係為主,分成六方面探討,分別是:一、橋樑與橋神,探討民俗信仰和崇拜,還有禁忌和祈福文化。二、橋樑與碑碣,講述警示用途的嚴禁占墾香山牧埔塚地碑記,和做渡口功能的義渡碑。三、橋樑與地名,官道上的橋樑,總是與附近聚落的老地名關聯緊密,也能以此看出此地的空間變遷,例如中山橋與外寮、三姓嬌與三姓橋聚落等。四、橋樑與鹽港溪口南岸遺址,現址在南港蚵寮,原本在海岸平原,為海岸沙地,附近三三兩兩的居住著南港村的住戶,惟最近居民變多,遺址略有受損。五、渡口與消失的官署廟宇,主要講述在1927年軍事地形圖索賄的香山平原上,已經消失的廟宇,例如三一教主廟和長祐宮。六、渡口橋樑與軍事防衛,軍事防衛從乾隆年間設廳開始,使地方變的繁榮,到光緒年間,清廷已在官道、港口與渡口等重要地點派塘汛兵駐守,如香山塘和未完成的鹽水港塘。本文以官道結合歷史文化資產的介紹,除了令讀者更了解此地背景外,也能推動新竹文化觀光發展。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陳立台、蔡美輝、陳榮為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0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