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紡輪

本件橙紅色細砂陶紡輪標本,為郭德鈴先生採集自大坪頂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高位河階,為營埔文化的重要遺址,距今約3200-1800年前。標本呈圓錐形,底徑大於體高,錐頂略弧近平,中穿,由一面穿,素面無紋。底部平,但有部分缺損。紡輪是織布過程中的紡線工具,從民族誌的記載,推論其用途是以一木棒穿過,將植物纖維搓捻成線,然後纏繞線繩於木棍上,做為紡線工具,紡線成布後再製作成衣服,因此是紡線過程不可或缺的工具。紡輪的發現,表示當時的織布行為,具有相關的紡織技術。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取得地點: POINT (120.38892 22.55868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