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國38年(1949年)埔里大馬璘遺址發掘時,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技正潘愨先生(1907-1969)親手製作測量用。該件標本曾出現於石璋如、劉益昌(1987)「大馬璘」一書173頁圖版10,為台灣考古學史上第一支箱尺,一直使用至八仙洞遺址發掘為止,在台灣考古學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義。 2. 木質兩段式對折折合式箱尺,兩段木材各為100公分,削磨成剖面長方形之長柱狀,一端以蝴蝶卡榫相連,展開可達2公尺,寬面以黑色顏料手工繪製公制刻度,每10公分一區隔。因長年使用,邊角與刻度略微磨損、模糊,但大致完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