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豬蹠骨

本件豬的蹠骨標本,為盧錫波先生地表採集於臺北市芝山岩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圓山文化,年代距今約3200-2300年之間。豬的蹠骨,亦稱為豬的腳掌骨。係為豬腳骨當中的第四個腳趾相連的蹠骨,呈淡褐色,整體保存完整。該遺址出土許多山豬頭骨、豬齒顎骨及肢骨等,說明芝山岩遺古聚落居民常至山區狩獵豬科動物的行為模式。在生物分類學上,豬屬於哺乳綱(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豬科(Suidae),偶蹄目動物最主要的特徵表現在腳的構造上,每隻腳有二或四個腳趾。身體的重量主要放在幾乎同等發育而且較粗的第三、第四腳趾上,第三、第四掌骨常會癒合,而豬的第二、第五掌骨與趾骨皆有保留,只是呈現萎縮退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3200-1800B.P.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取得地點/遺址座標: POINT (120.627519 24.339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