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角

跟鹿角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鹿角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鹿角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件鹿角標本,為盧錫波先生地表採集於臺北市芝山岩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圓山文化,年代距今約3200-2300年之間。係鹿的頭角部分,為尚未鈣化的骨質之實角,呈黃褐色。保存狀況尚完整,為近右側頭骨的角基部及鹿角部分,鹿角頂部端缺損。該遺址出土許多鹿角、鹿齒及肢骨等,說明芝山岩遺址古聚落居民常至山區狩獵鹿科動物的行為模式。梅花鹿曾是臺灣最多的鹿種,分布於臺灣全島海拔300公尺以下平原、丘陵地。體長在150cm,夏天赤棕色,背脊中央有一條暗棕色縱紋,兩旁綴有20多個白色斑點,冬天毛色黯淡,白斑不明顯。鹿角角柄粗短,2歲以前角不分岔,2歲至3歲才分岔,角主幹可長至50cm。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3200-1800B.P.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0.627519 24.339101)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