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建築圖

135興昌天主堂(1985),編號20080300316至20080300326共11筆圖面。 此圖係為剖面圖。此為聖堂各向剖面,可以看到聖堂從入口開始在會友座席空間緩緩下降到祭台處,上升兩台階到祭台位置。天花板的部分由入口漸漸上升,在祭台前方混凝土水平構造內凹上升,再下降到祭台後牆。如此向祭台處放大的高度,讓祭台空間不被壓縮,反而有視覺上舒適的開展,讓儀式在祭台上進行時,觀眾能夠輕鬆地觀看,清楚地接收從台上而來的訊息。搭配上放射狀的天花板,讓祭台空間的聚焦效果更一致,會友更易專注。另外聖堂外圍一圈屋簷收水,屋簷摺板向上遮擋聖堂屋頂邊際。虛線為十字架塔位置,屋簷高度收於十字架中軸。高窗帶狀分布,接屋簷高度,從外看有飄浮的屋頂感,從內幫助採光,讓空間明亮輕盈。 白冷會修士傅義(Rev. Julius Felder),瑞士籍,享年86歲(1933年5月26日-2018年10月18日)。傅義修士飄洋過海來到臺灣東海岸地區,在臺東的41年期間,除了宣教事業,也協助醫療、致力文化保存並負責教區聖堂的設計。具有建築本業的他,陸續設計了四十多座教堂與百餘座民居。他喜歡取用當地建築素材,重視日照及通風功能。他的建築設計造型簡潔,呼應當地自然景觀,並具有歐洲現代建築風格等特色。最終以這一連串如珍珠般的教會建築設計而聞名,並將千餘張手繪原稿,贈送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珍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