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件典藏品為阿美族的火藥筒,可分為筒蓋與筒身兩部件,通身以竹筒製作。筒蓋為圓形短蓋,表面以兩道藤編環包覆。筒身呈細長的圓筒狀,內部以鐵片捲成圓管狀,長度略為超出筒身,可作立唇與筒蓋套合。筒身外表同樣包覆五道藤編環,可防止竹筒開裂,同時於外表作保護層。 本件火種筒由殘餘的木質材料頂端帶有燃燒過後的黑灰判斷,為阿美族在遠行或是狩獵時,隨身攜帶用於引火的用具。依照火種罐內容物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為罐內放置有燧石、樹皮纖維所製作的火絨或是火媒棒,生火時將火種置於薪柴之上,再用隨身刀具敲打燧石,即可點燃。另一種為竹筒內塞入可以長時間燃燒的木材,保持在低氧的狀況,能夠持續維持火星不滅,如同中國古代所使用的火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