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子長裙

本件長裙顏色以棕色系為主,長88公分、寬78公分,由上半部帶條狀織紋的針織布與下半部羊毛呢布組合而成,略呈上窄下略寬的鐘狀形構,針織與羊毛交接處、羊毛兩部分接壤處皆略有抽皺,使得羊毛呢布上緣帶有數道褶線,但並未形成百褶裙的形制。上半部針織布較為彈性貼身,以各種顏色的橫條色塊組成,米、黃、酒紅、黑等各色錯落有致,最下方與羊毛呢布交接處可見黑色短垂直線條從黑橫線延伸進紅橫線之中,表現規律秩序中的突破,雖然色彩較暗,但依然表現出鮮明富變化的織紋圖像。下半部羊毛呢布可分成上下兩部分,上方的邊緣稍微延續針織布的橫條紋織紋堆積,但逐漸轉變為以白色橫線區隔的數個棕黑色十字紋矩形方塊單元,下方則大體為棗紅色素面布底,中央加上兩條平行的黑白交織橫線,下方又以一條黑白交織直線交接黑色區塊,最終下擺回到棗紅色作收邊,雖較上方針織部分,無太多紋路上的變化,但仍可見到色彩間的變動交疊。小涼山地區17歲女性的成人禮當中,村中年長、多子女的婦女,會用一種紅黑色羊毛織成、上織七道線的裙子繞姑娘頭部或下身大腿三圈,表示祝福,姑娘由此脫下短裙、穿上傳統的長百褶裙,在羊糞肥地旁進行儀式,象徵姑娘換穿大裙後能夠多生育子女,儀式後便能與男性展開生兒育女的新人生階段,本件長裙可能就是本儀式當中所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阿亞阿戛
  • 日期
    年代: 1960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