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蠟染布片

本件藏品源自於苗族,係為蠟染布片,長86.2公分、寬29.5公分。此布片之蠟染紋樣以花紋搭配圓點紋,而中間則以圓點構成的菱格紋為輪廓搭配不同的填滿圖樣。苗族的蠟染紋樣主要分為自然紋樣和幾何紋樣兩大類,自然紋樣又分為植物紋樣和動物紋樣。植物紋樣以楓葉紋和捲草紋為代表,動物紋的典型有龍紋、蝴蝶紋與鳥紋,幾何紋樣則以銅鼓紋和螺旋紋為代表。幾何紋是苗族服飾的基本圖樣,簡單的線狀條紋也可以以不同的寬度、色彩和走勢做出變化。在線狀條紋之外,三角形、菱形、方形等也都會相互搭配成紋飾以裝飾服裝。幾何圖紋多採用挑花、刺繡或者是鑲補的工藝來完成。蠟染是中國傳統的印染工藝,最早可能發源於漢代並且在唐代開始盛行,至今西南少數民族都多有運用。蠟染是先用蠟刀蘸蠟液在布上先描繪出圖樣,放入染缸中為布料染色,待將蠟質煮去後就會出現蠟染圖樣。苗族婦女從小就會跟著母親學習蠟染技術,也因此在苗族也是衡量婦女賢慧與否的標準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鳳德
  • 日期
    年代: 2005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