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藤籃

本件藤籃呈圓形,高約30公分,由籃身與籃蓋兩部分組成,藤條橫豎編織緊密、幾乎不見孔洞,外表較為黝黑、內裡跟底部則呈現原先藤條的木質茶色,應為編織完成後塗抹植物油的效果。籃身為平底鼓腹直口的形式,側邊帶有藤條辮狀編帶製成的直把,使用可將繩子穿過以便持拿。籃蓋側邊配合籃身的直口做成扁平圓柱狀,轉折向上後頂部和緩收成頂端的圓形,整體呈穹廬狀。海南島的雨林中盛產各種藤類,黎族擅於就地取材、做成各種生產和生活用品,因此藤編工藝源遠流長,唐代時藤器即已成為黎族上獻朝廷的貢品。藤類製成的各種器具與工藝品不僅美觀大方、而且結實耐用,而編織完成後塗抹的海棠油、山柚油等植物油,不僅讓表面光滑,更可增加藤器的耐用程度,十分精巧。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