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桃編盒

標本的材質在名稱中己說明。月桃(Alpinia zerumbet)常見於部落中的零星空地,約一人高度。跟苧麻一樣,與月桃有關的工作多由婦女為之。從靠近根部的位置用小刀割下,取所需的量後,曝曬在屋前空地去除一些水分以方便處理。曬到所需的乾燥程度,剪去葉子,層習層剝開,反摺成圈束起,再曝曬到完全乾燥,再拉直綑綁成束備用。 月桃編盒原用來收置衣物,本館收藏的月桃編盒長度約多在80公分,高約40公分,寬約60公分。相形之下,本件標本量體小得多,用的月桃的寬度與嬰兒搖籃使用的相近,不過編法仍是斜紋編法。這樣大小的盒子,用來盛放成組的工具等或其他生活用品。在提倡觀光及文化創意產業的趨勢下,開發出各式月桃提包,甚至作工甚細的名片盒。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