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本件藏品為苗族背兒帶,長84公分、寬32.5公分,又稱小孩「背帶」或「背扇」,是背負、繫綁和包裹幼兒時,所使用的寬帶和被子。在功能上,背兒帶解放了照顧者的雙手,使其能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料的需求;同時,背負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增進母子間的親密度。通常用到小孩四、五歲才收起。本件藏品分為兩部分,上部分將紅色亮布剪成連續不斷的渦旋紋,再將剪下的布料以釘線繡固定在藍色底布上。婦女巧妙利用線條的色調和圓紋盤旋的律動感,產生觀賞萬花筒或抽象畫般的視覺韻味。渦旋紋代表江河波浪,或是一種曾救過先民性命苗族叫「幾幾豆」的藥草。用在背兒帶上,象徵長壽圓滿和子孫綿延之意。下部分將紅色亮布剪成太陽紋,以釘線繡固定在黑色底布上。苗族先民崇拜太陽,認為萬物向著太陽才有生機,太陽是萬物之源,同時也是兒童的保護神。兩側還縫有寬帶。整體圖案精緻,工藝巧妙。當我們細細地探究每一件精緻製作的背兒帶內層,隱含的無不是母親對新生命的期待與祝福,並將這樣的祈願化為一針一線表現在背兒帶上,我們可以說,背兒帶象徵著生命的流轉與延續,以及對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祝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