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此為壯族的背兒帶,形式為單件式,以深藍細麻布為底。本背兒帶以較為少見的弧線為底,鳥紋、蝶形、蛇形圖樣以垂直中軸線為主,兩邊呈對稱縫於紅布上,圖形邊緣多由間隔較寬鬆的釘線繡勾勒,露出銀色亮線色澤。下方是棕綠交雜的方格紋,其上有半固定的編織,製造折曲而立體的美感。環狀金屬片點綴其中,依其反射特性有避邪的寓意。而方形紅布外層拼布則以間斷的迴針縫製造虛線感。背兒帶使當地婦女在從事家務及勞動等日常活動中,能把孩子繫於後背。其上的裝飾不只是展現女紅能力,更是母親親手縫製給孩子避邪趨吉的祝福,例如鳥紋有圖騰崇拜的淵源,被相信與生育、生命相關;蝶紋亦有生育力及生機盎然之意;蛇紋則有圖騰崇拜淵源及祈求平安之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