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本件背兒帶來自雲南富寧,為彝族所製作,用於冷天背負幼兒小孩,讓照顧者婦女雙手得到解放,得以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護。為單件式的形制,長346公分,寬121.5公分,主片為橫向方形的黑色素面布塊,寬長的綁帶接於主片上方,為青灰色素面粗棉布,主央處有補丁痕跡。主片正面中間為上下堆疊成層的連綿菱形圖案,菱形圖案採用平繡技法做成,於其頂角綴有小圓亮片,其間的空隙則填入鎖繡做成的卷曲花草紋,菱形輪廓為內帶雙層犬齒紋的雙層菱形,其內部填有菱狀排列向內犬齒紋、帶黑色方格線的空心菱形、帶有菱形的方形、內帶實心菱形的小菱形圖案等,交錯排列、錯落有致,外側兩邊則為直條排列的雙層菱形圖案,雙層框線中間帶有雙排犬齒紋。鎖繡又稱「鎖鍊繡」,表現如環環相扣的鎖鍊,通常用於表現細長或曲折的線條輪廓,可勾勒於主圖案外緣,利用繡線色澤間的差異使主圖案呈現更加立體,或可經由盤旋與排列、形成明顯的大面積主圖案。雲南富寧彝族即利用鎖繡技法與色彩對比,在背兒帶上形成繁複立體的圖案,表現絢麗多彩的技藝美工,而縫綴的小圓亮片除了有裝飾效果,更具有鎮祟辟邪的功能,讓背兒帶使用時能夠保護幼兒、驅邪招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