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被面

本藏品係源自侗族的被面,長為207公分,寬為139公分,由四幅藍印花布合縫成一整體圖案的被面。將防染的豆糊透過刻花的型版印在布面上,再以藍靛染成藍底白花的圖案,中央為圈紋,有花卉、瓶花、鯰魚、鳥及邊框花紋等。本藏品呈現深藍色,應係為浸染次數較多,整體布面無明顯褪色,僅左下方有一明顯水平淺藍色痕跡,背面則可見明顯印染的痕跡。 藍染係中國少數民族的精湛工藝之一,多提取馬藍草葉子的色素做為染料,將要染的布浸放在染缸中,浸泡越多次則顏色越深。上頭的圖案則是透過蠟染的技巧,在布面上繪圖並浸泡在藍染缸中染色。侗族在色彩選擇上大多以黑色、青藍色等較為沉穩的顏色作為基底,並在暗色布面上刺繡鳥紋、動物紋或植物紋樣等自然崇拜的象徵符號,或是搭配其他明度較高的布面提亮整體視覺效果,使之不會顯得沉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