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碗

本物件屬蘭嶼達悟族碗形器中「圈足陶碗」的類型,材質為陶製。本件陶製湯碗,外觀呈現圓形碗狀,碗身口緣有3處小破損缺片,縮腹,底部作內凹圓形圈足,圈足上窄下寬。器身中段略接近圈足處兩側做突出握把。本件應為盛食飛魚的湯碗,湯碗供全家人共同使用,因此會輪流捧著湯碗沿著口緣喝湯。 蘭嶼達悟族是目前臺灣原住民中仍保有製陶技術的族群之一。達悟族製陶期間,依照傳統的規定是在每年的pitanatana月(約陽曆九月)之中,在這個月份內,想要製作陶器的就會相當忙碌。蘭嶼每一個村落都有其固定的陶土採掘之處,有時也有村落與村落之間共有採掘地的情況。而製陶的工作主要是由男人來擔任,女性只有在去除土渣及搗碎土可以幫忙。陶器的製作通常由單獨一個家庭或是兩、三個親友之間合併一起製造。 蘭嶼雅美(達悟)族製陶程序概分為採土、製坏、墊拍及刮修、修飾、燒陶等六大步驟。他們通常用圈泥條法製作罐形器,另用模製法製作碗形器,器坏則需先陰乾後露天燒製。主要陶器為陶罐和陶碗,也有供賞玩用的陶偶,而製作陶偶也被視為達悟族特有的技藝。在金屬及塑膠製品的器皿尚未進入蘭嶼之前,族人日常所用的各式煮壺、湯碗及汲水壺都是每個家庭自製、自用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蘭嶼的製陶僅見於少數家庭。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