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口簧琴

此件為阿美族之口簧琴,琴身長七公分,寬兩公分,中間有三孔簧片,簧的一端較為細薄,插入固定在琴身,另一端則較為寬厚,以一小塊竹片夾住,再用細藤綑綁固定在舌根。全琴以竹片製成,上面刻以菱形紋路。 根據李卉所著《臺灣及東亞各地土著民族的口琴之比較》,原住民文化中之簧樂器雖只有口琴一種,但琴簧材質可分為銅簧、鐵簧、竹簧三類;依琴簧數目則可分為單簧、雙簧、多簧;以琴身橫截面所呈現之形狀可分為平片狀、弧形狀、半管狀三種。琴身則可用竹、木、骨或金屬薄片做成。 使用方式屬扯動式,琴臺兩邊均有細繩,演奏時一手纏繞其中一端繩子,一手扯動另一端繩子,振動簧片發出根音,並利用口腔內的舌位變化增強個別泛音音高。 根據呂炳川的歸納,除個別少數的限制,口簧琴的演奏不分男女老少,市內戶外,白天晚上。用途包括訊號傳遞,娛樂,求偶,抒傷解悶等功能。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