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髮簪

基本描述:採集於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本件為布農族女子使用的髮簪,也會當作理線器使用,族語稱為ambungum。 本件髮簪為獸骨磨製而成,呈板狀三角形,邊緣均打磨光滑,略有彎曲。寬邊端鑿穿一小洞,應為吊掛裝飾物之用,窄邊尖端磨成圓滑。正面刻有幾何圖形的點狀刻痕,呈現較深的顏色,背面則為骨頭的紋理。全長13.73cm,最寬處1.44cm,最窄處0.5cm,厚度0.2~0.3cm。重量7g。 詮釋說明:這是布農族女子使用的髮簪,通常使用水鹿角或者山羌、山羊或水鹿的小腿脛骨等獸骨磨製而成。一般製作成細長的扁平狀三角形,然後在髮簪上雕刻菱形等幾何圖案。有時在髮簪的一端鑽洞,綁上鮮艷的布條、羽毛或色線流蘇,比較繁複華麗的髮簪則多鑽幾個洞,綁上層層的珠子、銅鈴等作為裝飾。像這一件只有一個圓洞應該是比較簡單的樣式,圓洞上會綁一些裝飾用的東西。 以前布農族的女子都留長髮,在祭典儀式舉行酒宴的時候,會穿上盛服,將長髮與刺繡精美的長頭巾一同纏繞,然後在頭髮兩側各插上一支髮簪做為裝飾,是最慎重的打扮。行走的時候,髮簪上的綴飾會跟著步伐擺動,增加韻律感,非常的好看。 這種髮簪另外還有一種用途,布農族女子織布時為了讓布織的整齊漂亮,會拿它來當作整理經線的理線簪。這種髮簪因為上面大多裝飾有鮮艷的綴飾,忙完家事回來織布時,很容易就能找到前一次織布結束的步驟。 通常這種髮簪因經常使用,會摩擦得非常光滑,上面刻的紋樣也會因為手上的油脂填滿細縫而變黑,讓紋樣顯得更明顯與漂亮。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