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手鐲

白族手鐲,活口。長為7公分,寬為5.8公分,高為1.3公分。整體由彎曲銀線構成。製作時係先將銀條拉絲,扭絲,再將兩根普通銀絲與一根扭絲銀絲固定成一束彎曲定型。末端包以銀皮,其上刻有漢字紋樣,應當是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整體造型大方,樣式美觀。手鐲是白族人常用的飾品,也是最主要的臂飾,男女皆從孩童起就開始佩戴,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更換。白族人製作、佩戴銀飾的習俗相傳是從戰國時期開始。另有一說三國時代諸葛亮南征時在雲南鶴慶地區屯兵,士兵中有人擅長金屬的冶煉製作,鶴慶人跟著學會之後,就設立了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作坊。若干精緻的銀飾,往往成為母女、婆媳相傳的傳家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