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繡片

本件藏品寬25公分,為苗族的繡片,以胚布和縫在其上的紅色緞布為底,紋樣主要運用「鋪絨繡」及十字挑花技法製成,空隙處綴有反光小亮片。紋樣可分成三部分,上半部為連枝石榴花紋,中間部分繡有數道橫線,上下依序向外加上十字挑花做成的幾何紋樣,以及鋸齒狀堆花、底縫金箔,呈現出布塊及金箔交錯出現狀;下半部中間為石榴花果紋,兩旁各有一隻上下展翅、面朝中央的鳳鳥紋,身體下端延伸出花草紋。鋪絨繡是一種特殊的刺繡手法,先使用某色線繡出底紋,再使用不同顏色在其上繡出紋路。鳳、花是苗族紋飾中常見、喜愛的題材,而苗族亦受漢族影響,有龍鳳呈祥、雙鳳牡丹等主題,但苗族逐漸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石榴花枝與果子象徵多子多孫。傳統上,繡片從刺繡到加工全由婦女手工製成,是用於衣服上的裝飾品,縫綴於衣肩、衣袖、衣背等處,紋樣常以神話傳說或是自然萬物為主題,創作出豐富圖紋的繡片。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