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幡旗

本件藏品長478公分、寬32公分,為苗族的幡旗,主要材質為棉布與蠟染。幡旗的由來據說與苗族曾在官府中做為兵力有關。在苗族的重要祭祀活動中,各部族會拿出各自珍藏的多樣幡旗,旗上的各種動物紋與幾何紋則代表了不同部族的祖先與神靈象徵。蠟染的手藝是先將低溫的植物藍染料浸泡於事先描繪的圖案上,再煮沸脫蠟而形成藍白相間的色澤。主要的紋飾有鳳鳥紋、烏龜紋、鳥頭蛇身紋、魚形紋等。鳥頭蛇身紋的頭部的眼睛甚至設計為太陽紋,可見動物紋飾並非按照動物的形象而設計,而是經過苗族婦女的想像之後,組合各種動物的部位在一起,形成獨樹一格的幾何動物紋飾。保留了蠟染的原色,融合了各式幾何動物紋,形成獨一無二的幡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