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兒背心

本件瑤族小兒背心來自貴州麻江,長50.7公分、寬38.2公分,為繞家人中的「下繞」所製作。形制為立領、對襟,襟上縫有四對盤扣,衣身前後片連裁、肩線無剪接,袖圈呈圓弧狀,脇邊縫有三角形衩片,下邊有開衩。表布主要是深藍底青花楓香染布料,領、衩片及裡布則採用玄色(黑中帶紅)的素面土布製成。染布圖樣上半部正反不同、但下半部與整體布局則大致類似,連續回字幾何紋綿延在衣身邊緣及腰部區塊,將各裝飾單元區分出來,下半部單元內各有一隻向中央展翅的具象鳳鳥紋,位處枝葉茂盛的寬葉枝條紋空隙之間,枝條紋的斜上方角落尚有一朝向中央下方的飛舞蝴蝶紋。背面上半部的寬葉枝條紋由中央下方朝向左右及上方伸展枝葉,一路延伸到正面右側托肩處,中間空隙內有一向左展翅的鳳鳥紋,左下方則有一向右上方飛舞蝴蝶紋,正面上半部主要為左右各一的壽字紋圖樣,左側托肩處有一蝙蝠紋介於正反面的交界處,左側左下角有一向左上方飛舞的蝴蝶紋、右側的右下角則有較簡單較小的寬葉枝條紋。黔東南麻江地區的「下繞」繞家人,經民族識別後被劃歸為瑤族分支,但其與被劃為苗族的都勻「上繞」自認同屬一支,有別於鄰近的其他民族。麻江「下饒」的防染技術與他族並不相同,描繪的防染液是以楓香樹脂、松樹脂加牛油調製而成的木蠟,並且剖竹片削成尖頭竹刀,工具與防染材料均相當原始,因此圖案受工具之限而表現出線條短拙的樸實美感,圖樣以旋轉紋的團狀花、半抽象的動物花草紋為主,布局飽滿、線條流暢。本件小兒背心以左右對稱營造視覺上的平衡美感,紋樣細部的變化則能看出製作者的巧思,同時,人口稀少的繞家人,傳世的小兒背心作品已不多,本件小兒背心藏品十足珍貴。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