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本件藏品長156公分、寬81.5公分,為苗族的方形背兒帶,採集自貴州三都高峒,綁帶仍部分留存,形制特別,乃是另外縫製上去的,左右綁帶兩相對應,剛好組合成一對鳳紋,主片用色以黑、紅為主,內外皆以紅白布條做成“U”字方框,中央偏上的位置綴飾有三串珠串流蘇吊飾,中央方形內以「貼花」技法將蝴蝶紋的輪廓大致勾勒出來,再以「鎖邊」技法將輪廓的邊框用金線固定,最後再以「齊平針」技法繡有花紋、石榴果紋,蝴蝶的四角以及主片上緣也有石榴果紋。不像漢人喜以石榴迸裂露出榴子的寫實造型,中國西南各族喜歡以單顆大榴果作為百子千孫的吉祥圖案,傳遞對繁殖力的追求,而流蘇吊飾則是中國西南各地常見的辟邪象徵,兩者皆表現母親祈求庇護孩子的殷切期盼。值得一提的是,本件的黑色布料是經歷多次塗刷豬血、曬乾、摺疊、捶打等步驟製成,為貴州都勻、丹寨以及三都地區背兒帶的特色工藝。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