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本件藏品長107公分、寬76公分,為苗族的單件式背兒帶,在構圖上,方形主片內縫有菱形紅布,紋樣以「貼布」技法先將幾何紋幾何卷草紋的輪廓剪出來,再以「盤筋繡」技法勾勒邊緣,此技法是在白色芯線外以紫色棉線疏繞,使芯線與包繞線間隔出現。綁帶紋樣也以相同的兩種技法製成,主片下擺處另縫有綠色流蘇。石榴果是苗族常見的紋樣,寓有多子多孫的意涵,而其紋飾邊緣的金色反光貼飾以及流蘇,除了具裝飾效果外,還可以驅除邪穢,護祐孩子健康成長。根據本件的形制與紋樣判斷,應採集自貴州都勻地區的「上繞」苗族。繞家擅長蠟染、刺繡與貼布三種裝飾技法,其構圖均有定制,常將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抽象化,追求一種構圖簡約、流暢飽滿之美,而其背兒帶主片的T形兩側弧度相當明顯,是該地區特色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