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兒帶

本件藏品長60公分、寬54公分,為苗族的背兒帶,採集自貴州安順。本件由兩長方形布塊縫合而成,採用「套色蠟染」技法製作裝飾紋樣,下方中央為抽象化的蕨形卷龍紋,四周以幾何紋裝飾,左右為雙點狀紋與正反漏斗圖案的交錯,上方則依序加上連綿正反三角紋、帶有“M”字紋點綴的菱形紋,整體布局左右對稱。「套色蠟染」技法,為安順地區「花苗」背兒帶的工藝特色,先以藍靛染色,脫蠟後再於留白處,亦即紋飾所在位置,刷染楊梅樹皮、椿樹皮、紅刺根、黃梔子等植物熬煮的染液,為增加色彩的豐富性,還以套色染法產生黃綠、褐綠、土黃、暗褐等中間色。近年來,在商品量產的壓力下,許多人紛紛放棄傳統染料,改用化學染料。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