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圍腰

本件出自中國貴州黔東南州台江縣,為苗族縫織的「台拱型」圍腰,長72.9公分、寬60.5公分。以深靛色為經、主花緯黑色,紋飾種類豐富,屬大圍腰。圍腰頭靛黑色,圍腰帶已剪除。圍腰中紋樣以黑、白、淺綠、桃紅與紅通經斷色緯手工挑織而成,畫面配置屬於「多格塊狀對稱鏡射菱格式」,交錯的路含鳥紋、猴紋、蝶紋、花苞紋,切割多塊菱形。中上完整菱形鑲圍根種紋,內分割為四個較小菱形,以猴紋、蝶紋、魚紋搭小水車紋。下方菱形截半、鑲根種紋,內有走獸紋。圍腰開邊深靛色無花,近圍腰頭處三角布前摺縫合,為台拱類型圍腰特色。織鑲龍形成三組圍腰地,含鳥紋、走獸紋、蝶紋等。圍腰橋為深靛色流蘇。圍腰為苗族服飾組件之一,佩戴腰際前後,是用以圍裹住腹部與臀部的物件。穿著需與上身服飾同等級與色系,且形制種類需符合場所、年齡與自身角色。本大圍腰適於15~60歲婦女穿戴,參加婚禮或盛大慶典時搭配藍色系上衣。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