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圍腰

本件藏品長82.7公分、寬61.5公分。本件出自中國貴州黔東南州台江縣或劍河縣,為苗族縫織的「台拱型」圍腰。主花緯紅色,屬亮圍腰。圍腰頭黑色,圍腰帶已剪除,由三張長方形布長邊上縫接而成。圍腰中以通經斷色緯手工挑織而成,畫面配置屬「單一中央軸上下左右鏡射式」,上下各三路,含多種鳥紋、草花紋、人紋等,三路紋樣亦以中央菱形成上下對稱。而菱形區塊包圍啣珠的龍主紋,故為「龍圍腰」。圍腰開邊靛藍色,無花,上部近圍腰頭處三角布後摺縫合,為台拱類型圍腰特色。下部織鑲龍,成三組圍腰地,含魚鳥紋、鳥紋、雙龍搶珠紋、小幾何枝芽紋等,圍腰橋為黑流蘇。圍腰為苗族服飾組件之一,佩戴腰際前後,用以圍裹住腹部與臀部的物件。本台拱類型圍腰仍具備菱形主紋與「路」的設計,可見施洞人圍腰風格對周邊地域苗族的涵化。中央菱形中,龍珠指「命」,龍則象徵給命者。雙龍搶珠意象則應是受漢文化影響。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