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檳榔木臼

在臺灣,由於檳榔盛產,故各原住民族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甚至以檳榔為儀式活動的重要祭品或婚事的主要聘物。本件藏品為檳榔木臼及木杵。以原木塊刳削成的小型臼,呈有腰身的長筒型,木臼本身光滑無雕飾,呈現木紋質地。另一使用同一塊木頭製成的木杵,持拿端為木柄,另一端為帶三齒的金屬插,使用時以金屬叉連續擊輾壓,供搗碎、破壞檳榔纖維使用。嚼食檳榔多加入石灰以及荖藤,直接放入口中嚼碎,年輕齒健的人尚無問題。老年人因咀嚼能力退化,而檳榔果過於堅硬,因此需要檳榔臼用以搗碎檳榔,加上石灰、荖葉調味,一同放入口中咀嚼或直接吸吮檳榔汁。 此件木臼記載來自屏東排灣族,然此類型檳榔臼與傳統排灣族使用的形制較為不同,推測可能受屏東恆春地區一代平埔或客家文化影響。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