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織布

織布,蘇門答臘南部,長86公分,寬38公分。織布由三個部份所組成,中間為最大的布版,由紅和黑線織成各種幾何圖案。另外,上下布版則由黑色線織成幾何形狀的花草圖案。蘇門答臘南部曾歷經多次的外來文化影響,而他們的紡織也都展現這些外來文化的元素。首先是公元前500年的東山文化 (Dongson culture)帶來了幾何形圖案,人們此後在紡織品上廣泛使用幾何圖案。接下來是公元八世紀興起的室利佛逝王國,當時的中國和印度商人帶來了絲綢和金銀線,當地人民開始在絲綢或棉布繡上幾何圖案,成為有名的宋吉布(songket)。最後的外來文化影響來自伊斯蘭教,帶來了充滿伊斯蘭文化色彩的筒裙。這三種主要的外來文化深深影響蘇門答臘南部的紡織,當地人至今依然穿戴由這些布料所製成的服裝。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