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織布

織布,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托拉嘉族(Toraja),方形,採用伊卡(ikat)染織法,以橘色為底,黑、黃兩色交織出人形、獸紋與花卉紋,二面圖案相同。織紋大致呈上下左右對稱,橫向觀看,以三段花卉紋分界區隔出四個區塊,兩兩對稱;縱向觀看,正中央的紋樣為間隔的牛隻及花卉紋,左右各有二排花卉紋,末端則為緊密的羽形和人形紋相間。伊卡一詞來自馬來語的“megikat”,為「綑綁」之意,這種技術主要先將紗線綑綁成束染色設計出圖案,過程中可重複多次產生精細的多色圖案,待染色完成後再將紗線編織成布,雙重伊卡意指經緯線都需染色,製作難度高。有別於其他染色技術是在成品布料上設計圖案,將染色紗線排列在一起是件困難工作,造成伊卡織品紋樣有「模糊」的特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