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壺

本件藏品為阿美族的陶壺,圓形歛口、寬頸,頸身帶有弧形線條,於器身與頸部交界處收束。器身呈扁球型鼓腹狀,圜形圓底,兩側中段處以泥條作橫向半圓形提耳。整體造型與葫蘆相似。陶壺呈黑灰色澤,於頸部與器身帶有裂紋,口部破損處,有白色石膏修復痕跡。 本件藏品為阿美族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由器底的燻黑痕跡推測應做為食材料理的煮食器使用。 阿美族長久以來保有燒製陶器的傳統,而陶製器具多為日常生活用具,如運水器、煮食器、餐具與祭祀器為主。阿美族製陶工作以婦女為主,採用傳統的捏塑法將粗胚成型後,放置於陶圈墊座之上,陶器內側放置鵝卵石,外側以木製陶拍拍打塑形,最後再以竹刮刀修整外形。阿美族陶器屬於低溫燒製,燒製時採用露天方式,以薪柴、芒桿、稻稈、米糠等作燃料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