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鍋

本件藏品為排灣族的銅鍋,以黃銅材質一體成形製作,圓口,弧形線條器身呈半圓形碗狀,圜底。器表呈黃銅色澤,內外兩側皆帶有白綠圓形銅鏽斑,外側底部呈黝黑色澤,為柴火燃燒時所形成的燒灼燻烤痕跡。 本件藏品係排灣族飲食調理、烹飪時所使用煮食器具。銅鍋至早約莫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由於當時器物稀少,多為貴族所擁有與使用。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煮食器具多以陶土素燒製作,明清至日治時期逐漸開始引進銅鍋或鑄鐵鍋等鍋具,較傳統陶製品不易破碎、耐用等特點,逐漸取代傳統陶製鍋具。 傳統排灣族多以小米、稻穀、芋頭及甘藷為主食,常見烹調法以煮、蒸、烘法為主。另外銅鍋早期被當作珍貴物品,於排灣族傳統中也被用來做為往生者的陪葬物品,將銅鍋覆蓋於往生者頭部,僅限於貴族階級身分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