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信片

「國家公園後補地大太魯閣」彩色明信片,日治時期(約1930年代),內容為太魯閣地圖,呈現當時太魯閣國家公園預定地的範圍,以日文及英文標註重要地點。藏品上方印有「國立公園候補地 大タロコ」的黑色及紅色字樣,譯為「國家公園後補地大太魯閣」。下方處有地名與數字連接的圖示,及一行黑色「表中の数字はK.m.(キロメートル)を示す」日文字,說明圖示中的數字是以公里作為單位表示。1912年日本政府受到世界保育風潮影響,1931年公佈國立公園法、1933年在臺灣成立國家公園調查會,釐定臺灣設立國家公園地點及條件草案,依據日本頒布施行的「國立公園法」,草擬臺灣地區國立公園法實施草案及要項。日本政府於1935年成立國立公園委員會,提出3處國家公園預定地。1937年,日本臺灣總督府正式核定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三座國立公園的範圍,並提出規劃計畫,但最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擱置。藏品表面有些許污漬附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