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信片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豐年祭服裝」及「鄒族四社族人與排剪社族人聚集」黑白明信片,日治時期(約1920年代),長14.1公分、寬9.1公分。藏品影像為兩張臺灣原住民族的照片重疊畫面,左下方印有「曹族四社蕃排剪社老蕃ノ集合」的字樣,譯為「鄒族四社族人與排剪社族人聚集」。鄒族又稱曹族,鄒族有「特富野」、「達邦」、「伊姆諸」與「魯富都」社,而四社中的伊姆諸社與魯富都社都於廿世紀初因惡疾、部落首長絕嗣而廢社。排剪社位於荖濃溪與捕頭溪交匯處北側的山邊臺地,在早期被歸類為南鄒族,於2014年正名成為拉阿魯哇族。右上方印有「阿眉族太巴塱社正月祭ノ服裝」字樣,譯為「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豐年祭服裝」。豐年祭在日治時期稱之為「正月祭」或「月見祭」,於中華民國統治後改稱「豐年祭」延續至今,在當代已是多數人對阿美族祭典認知的統稱。藏品有黃化變色及些許污漬附著的情形,四周有些微破損現象。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