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籃

本件來自卑南族的竹籃,先編織兩個環狀竹圈,後以竹篾片採隨意編織而成孔洞大小不一的竹籃,竹籃外觀呈碗狀。由於早期卑南族為男主狩獵、女主耕作,主要的農作物有小米、薯、芋、樹豆等,後期因接觸漢人開始耕作水稻。本件竹籃依其外型,應做為農業用具使用,且由漢人社會所傳入。竹籃與漢人傳統的秧篦相似,秧篦又稱秧籃,為一種簡陋編織的竹籃。主要用來盛放預備運送至農田插秧的秧苗所使用,以扁擔挑運至農田邊後,再分裝補送至秧船上供農人插秧。由於竹籃只有裝盛秧苗的功用,因此編器不須兼顧美觀耐用,多為簡陋外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