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珠

砂拉越的陶珠,珠身有破損,穿孔處比一般珠子小。有著古老歷史的珠子,其穿孔處必定比較大,因為當時沒有先進技術,人們利用藤類植物的幹纖維製成的線比較粗,這樣的線才有承受力串起較多的珠子。人們除了依賴口述歷史,也依靠這些文物的外觀來推斷它的製作年份。陶珠一般都會搭配其它種類的珠子串成項鍊或其它珠飾品。砂拉越原住民習慣把不同種類和新舊的珠子與一些獸牙和獸骨串成一起。當珠鍊穿戴久了,原住民會把它拆開,然後拿掉或再加入一些珠子製成另一個樣式。因此,一條珠鍊往往夾雜了新舊時代的珠子,所以難以推測一條珠鍊的製造歷史。一些部族認為這些珠子都具有靈力,因此進行拆珠項鍊前會有一個儀式,他們認為這是莊嚴時刻,必須聚精會神地嚴肅對待。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