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琉璃珠

砂拉越的珠子。比一般傳統珠子多了亮眼的粉紅色,但同樣以眼睛為圖案,這是砂拉越原住民社會的常用圖案。珠子在砂拉越被稱為Manik,珠子最初是由印度和中國商人帶進婆羅洲。根據文獻記載,印度商人在公元五世紀已出現在婆羅洲。之後室利佛逝王朝在公元八世紀在蘇門答臘崛起,吸引更多世界各國商人前來東南亞,間接促使附近地區的貿易也開始興盛,當中包括了婆羅洲。在考古出土文物中,最初進入婆羅洲的珠子外觀平凡不吸引且製作粗糙,顏色只有純白色、綠松石色、黃色、紅棕色、藍色和黑色。現在的珠子大部份都是機器製造,顏色鮮艷且手工細緻。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