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畚箕

畚箕為阿美族整理穀物所使用的編器,主要用於曬場上盛裝穀子之用,由漢人社會傳入。畚箕常見以斜紋編法製作而成,大多使用藤、竹篾材質,其形制為二向形,因器身與底折呈現兩面不同的方向。本件畚箕典藏品的編織方式以常見的緻密斜紋編織法完成,邊緣收編以粗藤條剖半後採夾條二次相交縫編法完成,並於邊緣頂端縛結藤繩作一繫耳,用於方便吊掛或提攜。畚箕為農業社會常見的用具,於稻穗脫穗後,穀粒需要藉由日光照射去除多餘水分,畚箕為曬穀製程中盛裝穀粒的用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