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織布機

採集於台東。本件為布農族女子織布時使用的織布機組件。 布農族在使用傳統地機織布時,在織布箱至布卷之間的經線排列區,就是織者穿梭織布的範圍。織布前,織者平坐於地,兩腿平伸,雙腳頂住織布箱,調整到最適宜的位置,腰帶從背後與置於腹前的布卷進行繫綁固定,從靠近身體的這一端開始操作。織布時,織者的身體成為織機的一部分,當要往上提綜絖棒時,織者要將雙腳放鬆,讓經線鬆弛,插入細木條分出一層的經線,形成投緯梭口,然後放入打緯刀立起經線。等到下一個梭口打緊前面緯線時,必須將腳伸直頂住織布箱,讓經線呈現緊繃狀態,這樣經緯線才能緊密結合在一起,經過一鬆一緊尋找不同的織布梭口才能產生各式紋樣的布料。 布農族在設置織布結構時,可以分成單式輪狀綜絖型和複式輪狀綜絖型,單式輪狀綜絖型較為簡單,可以織出平織紋樣;複式輪狀綜絖型則可織出正斜紋、山形紋和菱形紋。另外,布農族還有多種穿織、挑織、夾織等不同的緹花織法,紋樣越複雜的常要使用越多隻綜絖棒來做區隔,所以布農族還有使用多種竿數的織造技法以及徒手投緯抓織的方法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