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袋

基本描述:採集於台東縣延平鄉紅葉村。本件為布農族男子工作時使用的網袋,族語稱為davaz。 本件網帶稱為四邊急斜型網袋,材質使用了苧麻、藤、鐵和塑膠。 袋體使用單結,十字軸線各有兩條,互相穿洞起底,用繩加固一圈後,袋身起線於軸上,使用定目棒約0.62cm ~1cm,共編結22層。每次鉤網過軸線時使用雙套結,必須先穿過雙軸再過一次單軸。 上緣圍繩使用塑膠包覆之鋼索,於外側中軸處起繞,並於該處交匯。上方收尾處將圍繩與減針的網目當作掛耳,用苧麻線打單輪結包覆,並使用鐵絲做為鉤環,穿入八股紐繩編的繫繩。 繫繩上有活結,穿入藤製背帶環內。背帶使用19條藤條,採挑2壓2斜紋編,結尾分為各8股做圓辮互插成環,多餘的一條做為軸心包覆,稱為魚尾形收尾。 本件網袋軸長47cm,鐵絲掛耳0.31cm。圍繩290cm。藤製背帶最寬6.2cm,藤篾寬0.37~0.53cm,厚0.07cm。袋身無染色,僅為血與煙燻之色澤,背帶的藤皮無刮青,有染血及煙燻。 詮釋說明:布農族製作網袋的主要材料是苧麻線,另外也會使用藤篾來製作袋耳。製作的過程從苧麻搓成編繩開始,然後將編繩打結成網袋,使用藤篾加強承重和製作袋耳。網袋製作完成後用薯榔汁液進行染色,讓網袋更加堅韌耐用。布農族的網袋都是用打死結的方式結網而成,所以就算有部分破損,網袋也不會全部解體,而且也很容易修補。例如這件網袋上就有不同顏色的修補痕跡,但仍看起來很完整。對布農族來說,網袋是非常堅固耐用的用具。 比較小型的男用網袋davaz在耕作收成的時候使用,大一點的則會在上山打獵的時候使用,最大網袋davaz甚至可以裝下一整隻的山羊或山豬。這件網袋因為容量很大,應該是獵人上山打獵時使用的網袋。 製作男用網袋時需要使用較粗的網繩,支撐的經緯軸線也會比較粗長,網目也做得比較大一些。網袋通常會加上雙肩背帶或額帶來進行背負,背負非常重的東西時,也會兩者並用來分散重量。像這個網袋的兩側四邊和中間上方都有特別編製袋耳,這是用來加上雙肩背帶或額帶來進行背負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