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藤籃

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時期常使用此編器,主要貯存穀物類,Pinaseki部落耆老說以前提親時,也會用此編器盛裝食物與衣物。Likavung部落耆老則說自國民政府來臺後,這種形制的編器就較少看見了。而Mulivelivek部落則因祭典需要,會用其裝盛食物至palakuan(聚會所),慶祝青年成年禮並分享食物,因此在Mulivelivek還保有此類型編器之相關技法。外觀描述:方底圓口之闊口深籃,方形底框與4立柱相接,與籃身底面貼齊,4藤條緊貼立面呈三角狀,彎曲處為提耳,兩頭縫收於四角立柱,形成相互對稱之4提耳。 技法分析:以四分斜文編壓二挑二起底;底部打結縫綴法加固,藤條銜接處有三股編的固定環,立面以斜紋編壓二挑二編法;上緣先以八字形辨狀編邊法收邊,最後在上邊加上厚藤片以打結縫綴法固定;四面提耳以及立柱,以附條打結縫綴法固定於藤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