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煙斗

煙草從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傳入台灣後,吸食煙草也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嗜好之一。在各台灣原住民族中,除了蘭嶼的達悟族外,均有種植煙草的紀錄,因此各族間也衍生出一些特色的煙斗、煙草盒等器具。阿美族中煙斗多為老人使用,未成年人禁止吸菸。煙斗主要的製作材質有三,竹、木、角類,一個完整的煙斗可分作煙斗頭以及煙斗桿兩大部分,斗頭與斗桿兩者間的材質並不一定要一致。女性也常將煙斗插於髮髻上,作為髮簪或裝飾使用,因此部分煙斗的外觀裝飾非常漂亮。本件煙斗典藏品斗身推測應該木頭製作而成,斗桿使用細竹桿,在放置菸草的口緣處與內槽覆有金屬片,用以避免菸草燃燒時,燒灼到煙斗本身。本件煙斗外觀並無裝飾雕刻,惟煙斗頭器身兩側雕有突起耳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內容指涉地點/事件發生地點: POINT (121.091326 22.76147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