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匙

木匙在卑南族語中為「irus」,是以一整塊木頭雕刻而成,為一體成形,由椀部及柄部兩個部份所組成。椀部呈現瓜子形,靠近柄部的地方最寬,前端則較尖;柄部中間較細,與尖端成直線,尾端表面磨平,頂端略尖成長形葉狀,鑿穿一孔,方便晾乾、攜帶、收納;背面椀部及柄部部分磨平,中脊處有稍尖突的造型。卑南族早期沒有筷子,湯匙為最基本的個人飲食用具,用來吃米或喝湯,用餐時通常一人使用一支木匙,從共用的鍋、籃等盛食器皿中取食,多用山柑或柚子樹的木頭所製成。技法為刳木工技,也是原住民木工中最常使用的技法,除用斧頭、刀子之外,使用鑿子以木槌槌擊刳削木屑,將木材自內部挖成中空,變成有周壁的用具,例如碗、盤、杓、匙、桶、臼等,刳木工技普遍的因素也許是因為缺乏鋸子和釘子的緣故。表面刨光的部分由於沒有刨刀,多使用小刀及特殊的葉子慢慢修整磨光木匙表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