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子連身長衣

基本描述:採集於台東縣延平鄉。本件為布農族女子穿著的連身長衣,族語稱為ulus bunun pusut。 本件女子連身長衣的繡花部分主要使用十字繡,繡線主要為紅、黃、綠三色。依圖案的方向有樓梯針、橫向針、直向針、由內而外縫製的旋轉針等,如主要圖案八角花使用旋轉針。上衣開襟部分使用黑色布料製作釦環,鈕扣為白色塑膠材質。繡片都是完成後,使用橫針壓縫和在衣服上。肩寬62cm,背寬44.5cm,袖長34.3cm,袖口圍23cm,身長100.3cm,下擺寬60cm。 詮釋說明:這件是布農族女子穿著的連身長衣,這是布農族和外界往來交換有了現成布料之後,逐漸出現的漢式服裝類型。這種連身長衣主要是居住在台東和高雄的布農族女子的穿著,下身會搭配黑色六分長褲或雙片圍裙再加上綁腿布,這種服裝型制應該是受到鄰近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影響。 連身長衣通常都以黑色或者藍色棉布做為材料,形式是漢式的圓領,脇邊開衩到下擺,前襟右斜側開到脇邊,長窄的袖子。直筒連裙沒有腰身,一般會用盤釦固定,但這件連身長衣則是以塑膠鈕釦固定,盤釦則用布條來代替。 連身長衣分成平常穿著、沒有裝飾圖案的常服和正式場合穿著、有裝飾圖案的盛裝。做為盛裝的連身長衣,通常會在領口、開襟處、袖口和下襬兩側等處,以平針縫、毛邊縫、十字挑花和貼布繡等多種方法形成三角紋、曲折紋、條紋、菱形紋和八角花等紋樣。女子連身長衣還有一個特色,會在開襟處內部縫上一片口袋,用來放置火柴和煙草等隨身用品,作用類似布農族男子胸兜,可以當作隨身袋使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