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背簍

背簍,阿美族,是下田採收地瓜、菜類、芋頭等農作物的盛裝器具。可直接扛於背上或用雙肩揹負。本件以壓二挑二的斜紋編織底法為籃身編織起底,方形底由藤皮包覆。籃身以壓一挑三的斜紋編織底法作為籃身。口緣以附條打結縫綴法製作,以較厚的藤皮作為壓條,前後夾住籃身以織作藤皮。先用線暫時固定繫綁住壓條,再調整造型與剪除超出的藤皮。U字型圓形藤條手把,前後共2個,形成4個提耳高出籃緣,再以附條打結縫綴法將圓藤縫紮固定於籃身,紮縫線留於內側以免使用時鉤扯。前面的U字型手把中間加一根緣藤加固。靠近背者的U字型手把中間,加上蟲型棒捲的技法,特點在於具有兩端的纏繞點,縛結做為銜接固定背簍的主體。加高籃框的護欄,除擴增容載量之外並增加承重。背簍下方兩側加了掛耳,用來輔助背帶。以壓二挑二的斜紋編織法,自中間組編於平面背帶,於編圍處折扭,使藤皮編織反折,而產生藤皮正反面的同方向。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