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板指又稱插秧器、插秧管、蒔田管、植田管、臺灣台語稱播田管仔、臺灣客語稱蒔田笐(shi+ tien gong)。早期由木、竹切削成管狀所製成,後來演變成以堅硬銳利的銅或鐵皮等金屬片。早期以人力徒手插秧的時期,反覆的插秧容易讓手指受傷,因此發明了專為插秧使用的護指套。插秧管使用時,直接將其套在大拇指上,以拇指挟取秧苗,插入土中。指尖部分製作成兩端斜尖的指甲狀,方便插秧時分撥秧苗,並迅速的將秧苗插入土中,而金屬製的插秧管也可以讓秧苗更深入土中,並且保護手指不會因為反覆的動作而受傷。本件插秧管典藏品以金屬片製成,頂端部分兩端斜尖成刃狀,尖端處因使用而有鈍化的現象。外觀無銘文,插秧管指腹處滿布白點鏽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